Loading

講者

曹之胤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

曹之胤博士現為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助理教授。他分別於 2010 年、2012 年和 2015 年獲得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機械工程學士學位(一級榮譽)、環境工程碩士學位和機械工程博士學位。 2014年獲富布賴特-研究資助局香港研究獎學金,並并在2015年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交流學習。回港後,曹博士在2015年至2016年於香港科技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系擔任副研究員,之後晉升為研究助理教授(2016年至2018年)。在科大期間,曹博士亦是科大賽馬會高等研究院的青年學人(2016 - 2018)。 2018 年 9 月,曹博士加入城大擔任助理教授,重點研究熱傳遞、能量轉換和工程材料的基本原理。他將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為提升熱管理、建築環境、空間冷卻和製冷、微液滴控制和節能建築技術創造嶄新解決方案,滿足和解決當前世界最大的需求和問題,在全球範圍產生深遠影響。

概要

岩洞污水處理廠冷卻及通風系統的研發

為支持香港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沙田污水處理廠搬遷至岩洞,以騰出現有用地作其他用途。洞穴內需要機械通風,輸送足夠的新鮮空氣以稀釋室內空氣污染物。由於洞室空間體積巨大,需要通過隧道洞口和送風機裝置送達高至每秒400立方米左右的新鮮空氣,消耗大量能源或電力。

為了降低洞穴通風系統的耗能,我們提出了一種按需控制通風系統,該系統能維持可接受的室內空氣質量,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耗能。具體而言,我們用主要空氣污染物判斷岩洞對新鮮空氣的需求量。通過將主要空氣污染物和室內溫度控制在理想水平,大部分其他空氣污染物也可以維持在合理水平,以達到可接受的室內空氣質量和熱舒適度。

除了按需控制通風系統外,岩洞中還需要一個節能的冷卻系統來節省製冷能耗。與傳統的蒸汽壓縮系統相比,吸附式製冷系統更環保、更節能、運動部件更少、噪音水平和振動更低。因此,本次演講還會討論用於洞穴的帶有餘熱捕獲系統的吸附式製冷系統。

最後,我們還將展示在岩洞中結合吸附式製冷系統和按需控制通風系統的協同效應。預計該冷卻和通風系統的能源效率可以進一步提高,從而顯著節能和降低成本。